

我叫做曾芷瑄,目前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學系4年級。

是一個喜歡日本二次元偶像跟遊戲的人。
我的個性活潑愛笑且認真負責,雖然因為慢熟所以一開始可能會比較有距離感,但是經過時間認識並熟悉後距離感會就會不停縮小。對於喜歡的東西、事物較為執著,願意投入許多時間且有自己一套標準的方法,有點龜毛又很嘮叨。樂於助人,也樂意與同學分享課堂所學和心得筆記。在不熟悉的環境中較為沉默寡言是我一直無法克服的,不太會開話題聊天。遇到不懂的問題喜歡一直問到可以理解接受為止,但與此相對上課並不喜歡發言。很喜歡跟朋友在一起但也喜歡享受一個人的時間。
「大學」及「畢業後」的發展規劃
在還未進入大學就讀時本來對大學生活有許多布一樣的規劃,像是多參加系上活動或是參加社團,甚至還有想過要輔系或是雙主修外系的課,但是進入大學後發現自己根本沒辦法一心多用並兼顧每一個方面,於是決定認真專心於本系科目,閒暇時間則多參加系上課餘活動。並且依照規劃順利考取檢定考試,度過非常充實的大學生活。畢業後想往自己有興趣的日系公司發展,希望可以進入穩定且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從小職員開始做起更能充實我的社會歷練。
轉折故事
因為我本身是非常喜歡日本二次元類文化的,所以在進入大學前就有先自學日文,相較於其他從零開始的同學較有基礎,前期並沒有碰到什麼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挫折。選擇學習自己熟悉且喜歡的科系對我來說可以說是選擇了一條較為安逸的路,但是上課後我不但更加熟悉我本來已經有的知識,更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口說的部份,相信這是大部分台灣的語言學習者都會面對到的問題。隨著年級上升,文法課和口譯客帶給我相當好的刺激跟挑戰,我時常反問我自己我到底適不適合這堂課程,也會有想逃避的時候,但可能是因為個性使然,我最後還是決定先努力看看再說。後來才覺得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想做的問題而已。像我因為剛開始日文是自學,文法跟助詞的部分就非常靠語感。加上文法這類較為枯燥的東西本來就是我的弱項,剛開始看到課本真的很頭痛,但是後來漸漸的我也找出了一套自己學習的方式,漸漸地就不再對文法跟助詞感到頭痛了。
這堂課必上
我覺得N1檢定課程非常值得一上,隨著系上畢業門檻提升,相信已經成為許多人心裡最大的煩惱。雖說平常課程的知識中也包含些許N1知識,但我認為要考取N1檢定,只靠課堂學習絕對是不夠的,除了課餘學習外N1檢定課我覺得非常必要。人都會有惰性,我也不例外。但是這堂課給了我強迫自己背單字的理由,我並不是一個十分熱愛學習的人,必須要有一點外界因素才能促使我更加努力。而這堂課儼然已成為我的外界因素,他不只可以讓我強迫自己背單字,課堂上的文法解說也十分有用,還有題目可以練習,絕對比自己茫茫然的準備考試要還來的好。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單字量,有了單字撐腰,斷斷續續一定也看得懂一句話大概的意思。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上課就會給自己一個強迫學習的時間,這段時間無可避免的你一定要學習「N1」的知識,讓自己不能偷懶,有時候自斷後路可以達到不錯的學習效果。
這堂課我推薦
除了上面說的N1檢定課程,還有一堂比較輕鬆的「日本動漫與次文化」的課程,喜歡的人一定要去上,可以知道很多平常自己單純看動畫絕對不會知道的冷知識,而且從喜歡的東西下手學習一定事半功倍。
實習/工讀
在大四的上學期有幸得到了亞洲共同體課程的助教機會,實在是非常難得的機會。這堂課程主要是請以日本為主的講師來為我們分享他的專業以及東亞圈的變容等議題,但因疫情影響我負責的學期剛好沒有日本講師,也就失去了助教最主要的工作:將日文PPT翻譯成中文。但是我並沒有因為如此而敷衍了事,助教要做的工作雖然不難卻非常繁瑣,實際當過一回後才知道原來一堂課的事前準備工作跟事後回饋都是非常重要且繁瑣的。這學期的工作雖然對日文學習較無幫助,但我學到了更多寶貴的事情像是如何與不熟悉的人共事、做事的態度以及工作回報的重要性,也就是日本企業最重視的「報連相」。這次的助教機會給我一個提早學習如何進入職場生活的機會,對於從未打工的我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大學生活不是只有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社會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競賽
我在大一的時候我參加系上的排球隊,自己本身雖然打得不好但是還蠻喜歡打排球的,在剛進入大一時知道系上有這個球隊稍微猶豫了一下就決定加入了,想說可以運動還可以交朋友。在系排我學到許多打排球和布一樣的練習方式,不只提升了我的球技也使我更加熱愛排球這項運動,更重要的是我學習如何和我的隊友合作去打一場不讓自己後會的比賽。個性慢熟且不擅運動的我在最初遇到不少挫折,但是大家都很友善溫柔,我也漸漸的跟大家變得熟悉。系排充實了我大一整年的生活,我認識了很棒的隊友和學長姐,我們就想一個大家庭一樣。我本來以為我會跟球類比賽之類的事情非常無緣,但是和隊友們一起練習然後比賽,真的是非常棒且充實的回憶,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一段非常特別的往事。

寫於後記
說到文大最厲害的還是氣候跟觀光客吧,在我大一的時候遇到颱風,我到現在都還清楚的記得是星期五的下午。學校的風已經大到超過停課標準便宣布停課,剛好也下課的我跟同學撐著傘急急忙忙要搭公車下山,想不到一出教室雨傘就被吹壞,我們瞬間在傾盆大雨中失去遮蔽物,又因為停課所有學生都在同一個時刻下山,排隊的隊伍繞了好幾圈,久久都不見前進。我和同學早已被淋成落湯雞在大雨中瑟瑟發抖冷得要命,後來真的受不了決定跟同學趕快搭共乘下山。想不到一下山發現山下飄著毛毛雨,全身溼答答還會滴水的自己看起來特別狼狽。要說在文化的四年什麼事讓我最困擾,那麼一定是氣候。常常明明山下不冷但山上非常冷,逼不得已我還是得把自己包成粽子再上山。走在路上特別滑稽,但也是非常特別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