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泓熹,運健系四年級,21歲以前從事健美活動、任職於健身房,從事教練一職,曾於高中生涯奪得多次全國高中組健美競賽銀牌。
21歲後因歷經世事,疑惑生命到底為何物,便踏上一個尋找生命意義的旅程,最終在哲學領域獲得了解答。
命運並非機遇,而是選擇。命運不是等待,而憑爭取。
生命像是一片大海,而我就像一艘航行於大海的小船,在尚未成熟之時已被拋入海中,遙遙晃晃,隨波逐流。海潮洶湧,船隻沒有重量,為使船隻不翻覆,只能順應著潮流的方向,航行的路途亦是茫茫然,但有個力量帶領著我覓得一處可以停歇的港口,在這港口我尋得船隻的壓艙石。多變的世界,因為所遇之人、事而改變自己,將自己偽裝起,在夜深人靜悄悄的卸下偽裝的外衣後,剩下些什麼,唯有自己所能明白,而那正是最真實的自己。這個真實的自我大概唯有善與真誠可以形容,這樣的自己也許就是在汪洋大海牽引我尋得港口與壓艙石的力量,故而要形述自我的人格特質,或許就是一種對人應該秉持良善之心的堅持。
「大學」及「畢業後」的發展規劃
大學原初的規劃,擬於畢業後再到其他學校進修獲取另一學位,而後考取物理治療師執照,將本身的運動專業與物理治療專業合而為一。但因過去的種種經歷,致使我在那專業的教科書中無法獲得我所想要的解答,甚至對生命的意義更加的疑惑,越是深入,就越感乏味。而後在大二的跨域選修中遇見了哲學,我想哲學正是我要的!它打破了我原先的計畫,解決了我對生命的困頓與人生的迷茫,他使我確立了我的人生目標!至此,我改變了原初的計畫,專心投入哲學領域以及輔修了哲學的學位。
畢業後之規劃,首先考取國家普通考試,先擁有較為穩定的經濟條件、較充裕的時間。在這工作期間先存一筆金費、用多餘的時間充實自我的語言能力、哲學的專業能力,希望在五年內可以達成出國獲取哲學碩士學位的目標。
轉折故事
約莫於三年前,大一升大二期間,一場車禍發生在我當時女友的身上。醫生告知當事人可能永遠無法康復的同時,也間接宣判我的死刑。當時的我,陷入了長期的低潮與憂鬱,心理總有結束生命的念頭,唯有每天藉由香菸與酒精麻痺自己,才能讓這些念頭片刻消失。在深夜裡也時常作惡夢,總在凌晨三點清醒,就再也無法入睡。後來我甚至因為恐懼惡夢,往往到了清晨才願意入眠。
直到大二,選修了跨域專長的「基礎哲學素養」,遇見了人生中的良師益友──蔡龍九老師。在他的課堂中,老師總會親切的提醒學生,如果有任何困難可以尋求他的協助與輔導。老師也常跟我們說,他也是個學習者,所以如果有任何不足的地方,我們也可以直接指教。老師的真誠關懷,讓我漸漸脫去原本在外人面前堅強的偽裝,試著向他求助;老師的細心輔導與陪伴,讓我的陰影也隨時間漸漸地掃去,重拾對人生的希望。
而這個挫折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我們應該重視「過程」的意義。不論事情發展的結果為何,我們應該回問自己在過程中是否盡力,若能無愧於心,即便結果不盡如人意,也該以肯定的態度面對自己。
這堂課必上
我認為最值得推薦的一堂課為哲學系必修課程中的「哲學概論」。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會將大量的哲學問題提出探討,並要我們回去閱讀文章、寫作業。雖然這過程很辛苦,每每覺得頭腦已到達極限,但卻帶來了無比的效益。
這門課程為學習哲學的入門奠定了深厚的思辨基礎。在課程中可以將哲學探討的內容與哲學史思潮的變遷全都一覽無遺的呈現,就像穿越到幾個世紀以前與這些偉大的思想家們碰面一般。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經過老師課程、課後的訓練後,遇到任何的文章都可以快速的釐清思緒且抓到重點。甚至後來我在閱讀一些與法律的相關文章,雖然概念因並非本身專業而有所不解之處,但卻可以抓住其論述的重點內容,且輕鬆整理出整篇文章的架構,能更清晰理解、重構文章。
這堂課我推薦
哲學系上的課大部分都是很值得一聽的,要推薦的話建議按照老師的教學風格作分類論之。
如果對人生感到迷茫與疑惑,亦或是需要鼓勵,建議可以聽聽,蔡龍九老師的課程。上課的內容貼合生活中所會遇到的種種困難,很適合實踐於生活,且老師總是溫柔、親切的關懷每位學生。
如果陷於抉擇的難題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以及激發向上動力且修正自我想法,建議可以聽聽古秀鈴老師的課程。老師會為你分析你目前所遇到的問題,且給你一個更好的建議。
如果找不到分享心事的人,且需要一個很棒的傾聽、同理者,可以修習陳佩君老師的課程,老師會是你一個最棒的傾聽者,總會以你的角度出發,給你實用的建議。
哲學系的課程與每一位老師都有屬於自己的專長與個人風格,以上列出的老師屬於個人較常修課與接觸者。但每堂課都可以試著去修習,或找老師聊聊,相信一定會找到一個你喜歡的上課方式或內容。
輔系/雙主修
本身雖然主修運健系,但對輔修的哲學系卻有特別之情感。從前面的論述就可窺知,對這門科系只有稱讚。
哲學系是一個風氣相當開放的科系,老師很少有權威性,與學生的距離像是家人或朋友,很願意傾聽學生們的意見與想法。學生只要遭遇到任何難題,向老師們求助,老師們都會盡全力的給予協助。在這個學習環境下,老師與學生間也樂於分享學習心得,互相探討與研究。同學們於課堂上也很善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不時在課堂都能發生有趣的辯論,這樣的過程使得學生們能夠獲得獨立思考的能力,且建立一套個人的價值判斷,不易人云亦云。同學間的相處也相當自在,如果在討論上有不同的聲音與見解,同學們也會尊重彼此的看法,就事論事,不會在情感上產生對立。
寫於後記
時隔多年,也許是心境的轉換,這段故事已淡忘許多,只能努力的憶起某些畫面。雖是如此,但我會盡可能將思緒再次置於其中,描繪出那些瑣碎的場景,希望透過這段故事能幫助到正受職場霸凌與情緒勒索困擾的同學、學弟妹們。
高中畢業的夏天,我因健美專長到一間小型健身房打工。19、20歲的我,涉世未深,只能憑著過去長輩的種種教導行事。如果主管有任何要求,就盡可能的配合,寄人籬下,凡事必須忍耐。嚴守著如此格律的我,在主管與前輩的眼中,是個好員工、好後輩。然而這樣的認真態度,並沒有受到相對的肯定與尊重,換來的是一次次的霸凌與嘲諷。
當時的主管濫用職權要求我幫他做私人事物,例如:利用個人上班空檔或下班後時間,幫他買餐點、領取私人貨物,甚至整理人事資料。主管本身的職務只要負責人事管理,相對輕鬆,只是偶爾看看整體員工的上班狀況與健身房內的人員流動即可。而身為教練的我,上班時必須不斷地指導會員如何健身,並沒有多餘的休息時間。但主管要求我必須排開指導會員的時間為他做上述的私人事務,自己卻在辦公室划手機,或者跟同事聊天。不只如此,主管甚至要求我代理其職務,為他教導新進員工,因此我上班除了需要做教練的份內工作外,下班後亦須排出時間做主管所要求的私人工作。在我的內心,從一開始的完全遵守命令,到後來漸漸心生不滿,但卻遭受著自我內心的綁架,致使我只好繼續忍氣吞聲的完成主管交代的每一個任務。
其他前輩們發現我凡事忍氣吞聲,因此也加入了霸凌的行列。他們同樣也要求我做上述的私人事情外,偶爾還會以一些看似玩笑的手法來戲弄我。例如:在我的飯裡加入大量辣椒醬並要求我吃完,或是在辦公室內玩脫褲子的遊戲。當我表現出不滿時,他們會對我說:你這個月的業績完蛋了!你敢不尊重前輩?除了自己資歷較淺外,因為教練的課程分配幾乎是掌握在櫃台業務與主管的手中,而當時的前輩們與主管和櫃檯的關係甚為親密,因此我也只能將他們要求的種種不正當行為吞下肚裡。有時的員工聚餐,他們也會在我不願意的情況下,強迫我喝下大量的酒,讓我每次都是吐著回家。在一次次如此的霸凌與戲弄中,苦撐了1年多後,最終鼓起勇氣離職。
說起我提出離職與後來的心境轉變,過程是相當的煎熬與掙扎的,主要與我在大二時跨域選修了哲學有關。那時的第一堂哲學課是儒家名著選讀,老師的講課方式並非教條式的理解儒家哲學,而是貼合著生活中所發生的種種事件,以及教導我們如何判斷是非對錯。後來某次的課程中談到了價值核心問題時,老師問我們如果當我們所認同的價值被受侵犯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我們應該選擇捍衛自己所認同的價值,亦或是屈服於對方的脅迫?如果屈服,是否同樣的事情未來還有可能發生?
那時的我聽完這些內容後,陷入了深沉的思考。我也知道何謂是非對錯,但我卻不斷地讓步,到後來甚至將身體自主權讓渡出來。每次的課程內容都讓我備受衝擊,這樣的思考下,我意識到了我該守護的價值,而非被過去內心的教條所框架,在心中也萌生出我必須更勇敢的面對這一切且改變它!後續在與這門課的老師對談了幾次,也順利的拿出勇氣,坦然接受同事們背後的冷言冷語,遞出了辭呈。
最後,希望正受相近情況而困擾的你,聽完這個故事後,能堅定自己所認同的價值。雖然守護自己的價值,可能會受到打擊與排擠,甚至感到孤寂,但堅定你所認同,相信你所認同的價值會帶你到你所期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