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系於民國52年創立,乃國內大學最早成立的大眾傳播學系;60餘年間為國內傳播事業發展培育許多人才。本系自創建迄今,於民國80年代,首先歷經組織結構重大變革,進而引發宗旨目標調整修正的兩次重大變革。茲分述如下。
首先,本系於民國82年獲教育部准許成立日間部一班,隸屬於新聞暨傳播學院。更於88學年度結束具推廣教育性質之夜間部,成為正規教育學制度之一環。此項組織結構的變革所帶來的衝擊有二:其一為學生與教師結構改變—日、夜間部學生性別、年齡、求學目的與態度迥然不同,且夜間部之任課教師多為業界專家或他校學者兼任,鮮有專任師資;其二為與本學院其他系(特別是新聞系)區隔,必須發展本系之教學特色。針對此二衝擊,本系進行自我評估,參考國內外相關科系課程設計以及考量校內有限資源(專任師資、空間、設備、開課學分數等)後、進行宗旨目標調整修正與課程結構設計的改革。
由於本系創立於具推廣教育性質之夜間部,故一直以培育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針對此一重大變革,審視本系之設立宗旨後,認為其基本精神之「培育專業傳播人才」應繼續維持,但應有較明確之特色與目標。故調整本系之教學宗旨為「培育具學術內涵,兼備多元專業技能之傳播人才」,並率先於88學年度試辦學群制度,分別為「傳播研究」、「公共傳播」、和「多媒體傳播」 等3學群,以便集中專業技術之學習和養成。為反映業界對多元專業之要求,同時規定學生須修畢2個學群方得畢業(此項措施獲得本學院認同,於95年度擴大至院內所有學系實施。並考慮選擇專業學習之多樣性,開放1個院內跨系學群選擇之機會,以增加學生就業市場之競爭力。)
回顧本系之歷史,依其組織架構可概分為2個時期—夜間部與日間部;因應兩者間之移轉,進行宗旨目標的調整與修正。本系認為,於此急速變遷的社會和快速發展的傳播產業影響下,對傳播教育宗旨目標的省思與修訂是急迫且持續的,本系目前的宗旨目標與課程內容亦非不變,而我們的省思與修訂亦將持續進行。
教學特色
面對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本系教育目標與學習核心能力亦應與時俱進。原有目標「以人文素養為基礎的思辨思維能力;培育具有傳播專業及專業整合能力之人才」基礎上,增添「生成式AI應用於傳播內容創造與分析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利用AI技術於傳播領域的創新應用。具體於學習核心能力指標中新增內容包括:
一、生成式AI與傳播寫作:
利用AI輔助創意文案創作。
二、公共傳播企劃與執行:
結合AI進行創新的公眾互動企劃。
三、多媒體企劃與製作:
運用AI進行多媒體內容的創造與編輯。
四、傳播研究實作:
利用AI工具進行數據分析,提升研究深度。
五、跨媒體整合:
利用AI整合不同媒介內容,實現創新傳播方案。
此調整將使教育目標和學習核心能力更貼近技術前沿,為學生職業生涯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可能性。
課程重點
自113學年開始,開設模組套裝課程培養3大領域職場人,如【公共傳播學群】、【多媒體傳播學群】、【傳播研究學群】,每一學群課程均導入AI生成工具輔助八類模組內課程。
本系20%的專業課程導入AI科技,突破傳播產業與行銷傳統的教育方式,展現AI在捕捉與傳達人類多樣面貌中的強大能力,培養引領時代潮流的創新者。在原有的傳播培育架構下,依據時代潮流,打破學門系所的藩籬,讓學生依興趣、性向選擇套裝模組課程,才能因應未來媒體世界動盪變化。
生成式AI技術的真正價值,在於實務應用而非只是理論探討。本系8類模組課程設計有:「公共事務暨非營利傳播模組」、「傳播產業與整合行銷模組」、「原創音像模組」、「電影創作模組」、「媒介企劃與製作模組」、「延展實境整合傳播模組」、「文化社會與音像紀錄模組」、「傳播理論與實踐模組」等近80門課程,皆教導學生以各種生成式AI工具為輔助,進行面向未來跨媒體的創新實踐。
未來發展
本系旨在融合理論基礎與實務訓練,並輔以人文精神及傳播科技的應用,致力於培養具備傳播理論、公共傳播策劃、及音像及傳播科技專業知識的全方位傳播人才。在此基礎上,本系特別強調生成式AI的未來應用,將其視為拓展傳播科技運用與創新實踐的關鍵工具。透過學群制度,本系逐步建立了公共傳播、多媒體傳播、及傳播研究等3大學群,並在各學群中融入生成式AI技術的學習與應用,以應對國家對於高質量傳播人才的需求。
畢業生於大四必修「畢業作品製作」課程中,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共同完成「跨媒體整合傳播」的專題企劃、媒體內容製作與執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生成式AI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公共關係提案、活動執行、廣播與電視音像節目製作、多媒體網站設計、攝影及學術論文等,顯著提高了作品的創新性與實用性。
經過4年學習後,畢業生所具備的專長不僅滿足大眾傳播實務業界的需求,更體現了本系教學目標的實踐,使畢業生能夠結合理論與實踐,在傳播理論學群中培養出人文精神,在公共傳播與多媒體傳播學群中掌握社會與科技潮流,成為能夠靈活運用生成式AI技術於傳播領域的多方位人才。
因此,本系畢業生除了進入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機構外,還廣泛進入公共關係、廣告公司與傳播公司,發揮其在生成式AI技術應用方面的長才。此外,選擇進一步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畢業生也不在少數。以上皆顯示出本系培養的人才學以致用外,更能引領傳播領域的創新潮流。
獎學金
本系設有「傳播領域競賽暨學術發表製作補助」及「傳播領域競賽暨學術發表獎學金」,為補助本系學生作品製作相關費用,同時獎勵本系學生參與校外之傳播領域競賽與學術性展演,詳情請見校系網頁公告。
實習與產學合作
為了強化學術成果與產業需求之間的對接,本學系積極開展產學合作計畫。這些計畫不僅提供學生實踐機會,親身參與真實世界的媒體項目,也使他們能夠與業界專家直接交流,獲得寶貴的行業洞察和職業指導。通過這些合作,學生能夠在學習期間就與未來的工作環境緊密相連,為畢業後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本系畢業實習課程實施步驟:
● 第一階段:由系上發送選課意願調查表,調查選課人數、以及所需之實習名額。
● 第二階段:由系上發函實習單位,爭取足夠的實習名額。
● 第三階段:學生選填實習單位。若同一單位申請人數過多,將依成績決定錄取順序。
● 第四階段:實習前將由任課教師或系上舉辦行前說明會,告知學生實習注意事項。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電話: (02) 2861-0511 分機37605 / Email聯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