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學系前身為中國文化學院之五年制舞蹈科,設立於1964年。1966年改為舞蹈音樂專修科。1975年晉升為四年制體育學系舞蹈組。1982年獨立為舞蹈學系。本系為培養舞蹈學術專業人才,在「術科方面」希望學生能達到專業水準並加強創造與想像能力,在「學科方面」則著重於中、西舞蹈的人文科學培訓,力求培訓學生核心能力,以奠定良好的藝術涵養。

教學特色

本系配合學校中長程計劃所落實之具體作為,重點條列說明:
鼓勵教師進修,活化課程內容落實課程規劃,提供實務學習
推動國際交流,帶動移地教學加強學生輔導,建立產官學合作機制

課程重點

本系之課程特色「理論與實務、智育與德育」並重,發展各領域專業知識,加強專業舞蹈教育與社會需求之聯繫,強調舞蹈人才培養之綜合性,開展表演、編創、教學三種不同面向的培養。課程內容結合本院不同領域藝術資源,進行跨界教學與合作,活絡課程多元及豐富性。考量於時代與社會的適應性,設有具國際觀之「移地學習」課程活動,作為融合中西舞蹈文化理念之特點,進而完善舞蹈藝術各項之發展。

芭蕾
芭蕾-主修(一、二、三、四)、芭蕾(一、二、三、四)、硬鞋技巧、現代芭蕾技巧

現代舞
現代-主修(一、二、三、四)、現代(一、二、三、四)、即興創作、舞蹈創作

中國舞
中國舞-主修(一、二、三、四)、中國舞蹈(一、二、三、四)、中國民族舞、戲曲舞蹈

學科類
文化創意產業專題、當代舞蹈發展史、舞劇導讀、舞蹈行政、動作分析、舞蹈教材教法、舞蹈概論、解剖學、舞譜、運動傷害、藝術概論、中國舞蹈史、西洋舞蹈史

其他
舞台燈光與設計、音樂與舞蹈、表演實務(一、二)、舞蹈製作(一、二)、舞蹈排演、民間舞、戲劇與身體動能

同學未來發展

本系畢業生之就業與進修管道相當多元,出國深造者不少,有自美國、英國、日本等地取得碩博士學位者,回國擔任教職、開業或回母校任教兼課。國內相關研究所相繼設立,提供更多升學的機會。此外,本系大多數畢業生進入坊間舞蹈教育機構,擔任教學工作,或是進入職業舞團,也有從事與舞蹈相關之工作,亦有不少任職於中央或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或研究發展機構,對於舞蹈專業理念之推廣及國家整體藝文環境品質之提升有莫大助益。

獎學金

新生入學獎學金
本系單獨招生正取前3名,並完成入學註冊者
每名新臺幣20,000元

成績優異獎學金
學業、術科成績優異者每學期各4名
每名5,000元

華岡舞團獎學金
華岡舞團團員獎學金每年甄選6~8名
每名5,000元

舞蹈創作獎學金
本系舉辦之舞蹈創作比賽獲獎者

傑出校友

創系至今五十多年,期間培育不少傑出系友,分別在學術、創作、表演等各領域有不凡的表現,如:奧地利《格拉茲市歌劇院芭蕾舞團》副藝術總監暨福爾摩沙芭蕾舞團長余能盛、《無垢舞蹈劇場》創始團長林麗珍、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前任院長王雲幼、古名伸、前系主任鄭淑姬;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暨系主任曾照薰、前系主任王廣生、李英秀、楊桂娟、吳素芬、林秀貞;台灣體育大學舞蹈系主任羅雅柔、前系主任詹佳惠;台南科技應用大學舞蹈系系主任吳幸芳、前藝術學院院長暨系主任顧哲誠、前系主任陳德海;台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現任主任蕭君玲、前系主任曾瑞媛…等,均從事學術研究教學的領導層級培育工作,皆為舞蹈界不可或缺的人才。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電話:02-28610511 #39606/39607
E-mail:crmspd@dep.pccu.edu.tw

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