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館樓與景點介紹
為實現創辦人興建有中國風格的建築,如大成館、大仁館、大義館等均由名建築師盧毓駿教授依中國明堂的造形而設計,外觀典雅莊重,四周對稱均衡,發揮了儒家、易經的精神,即使稍後所建的菲華樓、大德館、大倫館、大莊館、大恩館等也都能捕捉到一點中國建築的風貌。
而校館樓命名也皆以「大」開頭,期許同學行事與思想要大器,館名則取自中華文化美德;而校內道路,皆以中外聖賢命名,如曾子路、顏子路、基督大道等。
校地面積
校園總土地面積 約113公頃
校本部 約21公頃
華林實驗林場 約92公頃
(暫由森保系管理)
萬里樓匾額
(新聞暨傳播學院入口處上方)
大成館
民國52年3月啟用,為本校建校第一棟建築物,有匾額「萬里樓」(取江山萬里之意)一面。由盧毓駿教授研究周代明堂設計所建。原為行政中心,後遷至他館,目前主要為新聞傳播及社會科學院使用,亦有興中堂作為表演場地。
大仁館
民國53年完工,為本校第二棟落成之建築,主要為八角攢尖頂建築,亦由盧毓駿教授設計。目前主要為外語及藝術學院使用。為唯一無正門之館樓。
大賢館
民國53年落成。為四層樓建築,起初作為女生宿舍使用,後大雅館落成,即改為普通教室。96年配合法學院遷入,供其使用。實習法庭皆設於此(3樓),4樓頂樓則有「美哉中華」字樣。
菲華樓
於民國53年完工,取名「菲華」意在感念菲律賓華僑莊萬里先生對本校創建之功,特以此為名以茲紀念。菲華樓在外觀上融入21世紀建築的設計理念,為本校獨特建物之一。原為教職員宿舍,改建後主要負責學生國際交流事宜,利於學生前往海外探索自我以及照顧來臺留學生。大陸文教處、國際暨兩岸事務處所在處。
大義館
於民國54年完工,同屬明堂式建築,屋頂有如天壇之重簷圓頂設計:一到六樓是方形的結構體,七樓為八卦形。八樓和九樓則是類似北京天壇的中簷大圓頂,上覆藍色琉璃瓦,表現出「天圓地方」的環境觀。本建築為理、工學院之所在及電腦、實驗教室等教學空間。館前設計一片廣場,南端闢一庭園,矗立至聖先師孔子之像,具體表現出傳承中國文化的內涵。此外,亦設有華岡測候站與「24小時K書中心」(24K)。
大德館
於民國54年完工,為理工學院實驗室。
大典館
落成啟用於民國61年,為明堂式建築為基礎,但四個突出的角改為圓形的堡壘式建築,舊時用以突顯圖書館所在地「知識堡壘」之意涵,命名為中正圖書館,以網羅百家圖籍、收集中外大典為重任。當時僅有五樓,其後才改建為現今八樓建築。內部由兩重八卦形內牆組成,故建築形成內中外三層空間。目前主要為語言中心、文學院及環境設計學院使用。另設有出版部、大典印刷廠、郵局。
大恩館
別名「華僑塔」,原為塔形建築,改建後稱為「大恩館」。新館於民國83年完工,為本校目前行政之中樞建築。主體採西式設計配合中國式斜頂造型。二樓以及十到十二樓為各行政單位所使用(二樓:學務處、十樓:教務處、十一樓:總務處、十二樓:會計室、董事長室、校長室),八、九樓則為商學院使用空間。地下一樓有學生會及部分社團使用空間,其他樓層皆做為一般教室使用。
大忠館
於民國66完工,別稱「華岡藝術館」,由王以唐建築師設計。建築主體為純白色7層建物,樓頂為2層中國宮殿式建築體。現為學生餐廳的所在地。
大功館
完成於民國67年,為五層樓的西式建築,主要為農學院使用空間。由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前任系主任徐秀夫教授設計。
曉峰紀念館
是一綜合紀念館,於1999年37週年校慶之時,為感念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篳路藍縷之精神,以創辦人之字「曉峰」命名,定名為曉峰紀念館。由三棟大樓組成:華岡博物館、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資訊中心。
春秋坊
銜接大義、大典兩館四樓之連通空橋。
曉園
為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的陵墓(非衣冠塚)。此處面向淡水河與關渡大橋,可一覽整個北投地區。
百花池
位於學校中心,又名「百花池廣場」,為學校活動舉辦之場地。
仇人坡
即荀子大道,仇人坡之名,不單是因為相對於情人坡而來,而是因為這個坡道很小,取其冤家路窄之意,故名仇人坡。為文大學生進出校園的重要幹道,許多社團活動海報也在此宣傳。
情人坡
為大孝館外的一處坡道(即靠近體育館三樓出口),緊鄰下東勢產業道路,可俯瞰整個大臺北地區、淡水河、臺北101等,是觀賞夜景的著名景點之一。
宿舍
本校學生宿舍為分為男生宿舍,大倫館、大莊館。女生宿舍,大慈館、大雅館。 大莊館、大雅館主要成員:研究生,大三、大四學生,國際學生等。 大倫館、大慈館主要成員:大一、大二學生、海青班學生、體育系校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