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2016 新北市立青山國中小學校長
學歷:1995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
1998 中國文化大學中等教師教育學程結業
2008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畢業
2014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博士候選人
經歷:1998 考取台北縣國中正式教師
2005 台北縣國中主任
2007-2009 新北市教育局局長室秘書
2010 北大高中新設校總務主任
2011 新北市文化局局長室秘書
2012 新北市立深坑國中校長
1992 重考考上文化大學韓文系,大一參加茶藝社接觸茶相關文史,開啟了對中國思想及文學的嚮往,大二轉至中文系修習中國思想史等,益發對新儒學的認同與理解-「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心底滋養著一份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大四打工,做過兒童美語、作文班老師,發現自己喜愛教育工作,於是展開三年偏遠地區代理老師的教職生涯,重新考回文大研修中等教育學程。我堅信學生才是教師的貴人,因為是孩子磨練我們如何為人師。我堅信公立學校存在的意義與使命是- 解放社會階層與權力宰制,讓教育翻轉人的命定,人皆生而平等自由。
「君子不器」雖說術業有專攻,但不能受限單一專長,更要有跨域整合的能力,要做T 型人才為社會所用。同時要開拓自己前瞻的視野、寬闊的胸襟,時時與人為善,處處成人之美。
大學選系時,因對文學情有獨鍾,就進入中文系就讀。之後,有幸獲得師長的思想啟發,逐漸對於聖賢哲人的義理,心生嚮往之。猶記得當年教授曾說:「無用之用,謂之大用」又說「君子不器」,所以我從來就不覺得「讀中文沒用?」反之,因為研讀思想史的求學思辨歷程,讓我能深思熟慮自己存在的價值,透過經典文學的閱讀賞析,不僅陶冶了我們健全的品格,也孕育了大家美感的氣質。
大四工讀時,有機會在立案的兒童補習班任教,看著小朋友懵懂無知的神情,因為老師的循循善誘而豁然開朗,隨著與孩子共學的時日越長,益發感受到教學相長的喜悅源源不絕,從事教育工作彷彿是自己的「天命」。一路從代理教師到正式教師,從導師到兼任行政工作,逐步體認到專業的態度及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有道是「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若問「文化中文」教給了我什麼?那就是,勇於立志並勤於實踐的「自信」--以淑世為終極關懷,以教育為成人之美。
教育工作不同於企業經營,是用生命感動生命,我常想:身為教師誤人子弟要下十八層地獄,那麼作為一位校長怎能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時時念著學生的學習,處處想著老師的教學。如何協助教師專業展能? 如何關照孩子適性發展? 這是一所學校校務經營的核心問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指出,2030 年未來人才所需的核心能力涵蓋知識、技能、特質與態度、後設學習等四大面向;有效的學習就是將這四個面向的元素整合,並得以在生活情境中行動實踐。我希望能帶領全校一起建構這樣的課程與學習歷程,創造孩子學有所用的成功經驗,打造一所全是贏家的學校,也為台灣的教育向下紮根。
「教育是一種『成人之美』的藝術」,這句話深有體悟,心嚮往之!「教育即成人之美」便內化為如杏的價值與使命。教育的歷程是在成就一個人的美好,這樣的歷程,是一種美學的向度,沒有的標準答案,是人不斷地成長蛻變與綻放生命之美的過程。
2018 校務評鑑優質學校獎
2016 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2011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博碩士論文獎
2008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
2006 教育部教學卓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