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博士
經歷:救國團組長、編審 / 致理商業專科學校課指組組長、訓導主任 / 致理技術學院學務長、總務長、主任秘書 / 新北市板橋區教育會理事長
現職:致理科技大學校長 / 臺北市中山運動中心主任委員 / 救國團新北市團委會副主任委員 / 新北市教育會理事長 / 中華民國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常務理事 / 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基金會監察人
世昌常自稱是「文化土產」,意即從大學、碩士班,再到博 能力 )。 士班,前後 15 年均受教於文化史學系所;回顧當年求學階段,徜徉學海,埋首史冊,師生談古論今,其樂融融,恍如昨日。
救國團 6 年,係學習成長快速階段,奠下事業基礎。
致理 28 載,將母校與救國團所學盡情施展,如今雖年屆花甲,但熱愛教育之心依然不減。
一、在少子女化的衝擊下,外在競爭環境日趨嚴峻,要與全體致理人戮力以赴,創造特色,建立口碑,培養業界最受歡迎的學生,致理永續發展。
二、祝願母校華岡校運昌隆,我史學系所人才輩出。
世昌生長在一個基層公務員的家庭,感謝父母親含辛茹苦的培育,在那個物資條件貧乏的年代,讓我有很好的成長環境;在求學過程的 27 年中,在華岡從大學部而碩、博士班就超過了一半- 15 年,感謝華岡史學系所的師長,如:黎東方、宋晞、程光裕、王恢、王吉林等,集人師與經師於一身的恩師們,使世昌如沐春風、如飲醇酒,陶醉其中而受益良多,在追求學問上奠下了很好的基礎。
救國團是我喜歡且正式的第一份工作,感謝團讓我由青澀而成熟,由單身而成家,由拘謹而自信,在 6 年中我歷練了輔導員、組長與編審。
民國 78 年,因緣際會進入當時的致理商專任職,在長官鼓勵與提攜下,世昌從講師而副教授而教授,也歷經導師、課指組組長、學務長、總務長、主任秘書,最後擔任校長;學校也從致理商專而致理技術學院而致理科技大學。28 年來,世昌與致理早已融成一體,我常與同仁以「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我們在為致理寫歷史」互勉。回顧過去,雖有些許成就,但成功不會天長地久,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再登高峰。
一、學校求學是快樂的,職場生存是殘酷的。
二、強化競爭力,培養被需要的條件。
三、掌握職場趨勢,確立自己未來要走的方向。
四、除專業外,要培養第二專長,即跨領域學習;另,因應國際化與中國大陸的崛起,強化中、英文的能力。
五、參加社團,培養軟實力 ( 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溝通協調等能力)
一、人說 10 年磨一劍,我與團隊耗 10 年心力,將「致理技術學院」改名為「致理科技大學」。
二、校長任內連續 10(97-106)年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爭取總經費新台幣 3 億 7 千 7 百多萬元。
三、100 學年度教育部評鑑,全部系所及行政類均獲第一等佳績,創評鑑史上紀錄。
四、榮獲中華民國私立學校「第一屆十大傑出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