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系介紹

本系成立於民國52年6月,為本校最早創設的15個學系之一。本系教學目標在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及學術,立足人文素養積累,拓展文學應用與華語教學方向發展。施教方針先求厚植基礎,力戒浮虛,傳授方法導以正路,庶幾鑑往知來,溫故知新,以達文學實用化、數位化之目標。
本系學制完整,設置學士班、碩士班和博士班。學士班學生可於在學期間申請修讀碩士班課程,錄取本校碩士班後縮短碩士修習年限。
教學特色
一、本系秉承深厚國學傳統,因應實用化、生活化、數位化等時代需求,將傳統中文課程結合文創應用、數位影音等,呈現理論與實務並重、傳統與現代相融的教學特色。
二、面對全球華語熱潮,亦開設華語文教學相關課程,協助同學取得華語師資資格,讓學生能教遍世界、走遍世界。
課程重點
本系課程著重古典文學、現代文學、文學應用與華語文課程4大面向。古典文學著重詞章、義理、考據等學術基本學養;現代文學課程著重在現代文學創作能力與培養IP(智慧財產權角色,Intellectual Property)設計能力;文學應用課程著重在新聞採訪、媒體行銷、劇本寫作、作文實務等跨域應用;華語課程則開設漢語語言學、華語文教學、口語與表達等華語檢定考試科目,以利同學通過檢定考試。
一、古典文學課程:詩選及習作、詞曲選及習作、歷代文選及習作、專書選讀—易經、專書選讀—禮記、四書、花間詞、聊齋誌異選讀、唐代志異小說選讀、史記先秦人物列傳選讀。
二、現代文學課程:現代文學概論、小說選及習作,散文選及習作,兒童文學創作、奇幻文學、原住民文學、文學批評、兩岸文學等。
三、文學應用課程:韓非子與故事創作、古文字與藝術創作、禮俗探源與現代應用、實用修辭學、文學編輯與媒體行銷、作文實務教學。
四、華語文學課程:華語文教學概論、華語口語表達、語言學概論、華語文教學語能力認證等。
五、另開設工作坊課程,增加學生實務能力:有動漫劇本工作坊、詩樂工作坊、文字應用工作坊、AI與數位工作坊、故事設計工作坊等,提供文學文創化的無限可能性。
六、移地學習與交換生交流:本系暑假不定期舉辦移地學習課程,如隴台大學生研習營、大運河自行車騎行體驗營等活動,開拓學生視野。另外,每年本系學生可選擇至姐妹校進行交換生學習,姐妹校學生也會至本系交流,體驗多元文化。
未來發展
一、學者教授、中等師資、華語師資及各式文創專業人才:中文系善用經史子集易經陰陽五行傳統經典的人性論智慧,結合現代社會需要,成為教育領域與各行業所需文創專業人才。
二、推展民俗宗教的思想與文學:中文系熟悉傳統儒釋道思想,與台灣各宗教文化領域相互交流,推展台灣儒家道家佛家宗教文化,提升台灣宗教文化的人文內涵。
三、成就AI需要的人文素養:善用數位科技,創造推展現代中文新面貌,進入AI人工智慧時代。AI功能日漸強大,間接導致現代人心靈枯寂,中文系則能夠運用傳統經典智慧,賦予人工智慧無可取代的人文內涵。
四、打造華語基地:文大華語教學基礎深厚,中文系編纂製作華語數位教材,初級教材供高職生使用、中級教材供大專生學習。高級華文人才的養成,使文大成為具備中華文化內涵之高級華文人才養成基地。
五、繼續升學:本系畢業生升學選擇除了本科中國文學研究所之外,同樣可依興趣與專才往教育研究所、台灣文學研究所、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語文與創作研究所、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等領域進階學習。
六、就業方向
- 教師:中學國文教師、補教業國文或作文老師或華語文教師。
- 文字工作者:文創設計、文案編寫、秘書、文字記者、編輯、編劇、遊戲腳本編寫或社群媒體經營者等。
- 公職人員:一般行政、一般民政、文化行政或圖書資訊管理等。
- 多元就業:本校本科系眾多,學生跨足雙學位、輔系或教育學程,挾以中文人細心、耐心、創意能力、洞察力和語文表達等能力,發揮優勢,常為多元領域箇中翹楚。
獎學金
- 景伊獎學金:每年2名,每名20,000元。
- 善同獎學金:每年2名,每名8,000元。
- 蔡媽媽獎學金:每年數名,每名20,000元。
- 陳十美獎學金:每年數名,每名5,000-10,000元。
實習與產學合作
國立臺灣圖書館、人間福報社等公私立機構。
聯絡我們
電話(02) 2861-0511分機21305
Email聯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