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楊天柱 - 建築系1983畢

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但絕對有機會好好經營每一段段時光,讓生命晶瑩璀璨。

目前服務於

楊天柱建築師事務所/ 負責人

學經歷

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學士
美國南卡州立克萊姆森大學 (Clemson Univ.) 建築管理碩士
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 SCI-ARC) 研究所

經歷: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學系兼任副教授
現任台北市政府都市設計委員
現任台北市、新北市、全國建築師建築師公會理事

小傳

1961 年出生於新竹市,高中之前一直居住在新竹的市區裡,混沌的進了文化才開始接觸建築,在校的四年,培養了我對建築設計的興趣。 役畢後,為了追求設計藝術夢,懷著滿心的期待,漂洋過海去了美國留學,在1990 年帶著滿滿自認為的收穫回台。當年順利考上高考進入公職。擔任公職中,專業的堅持與政策的配合給了我很大的考驗,但同時也歷練出 個人的言語溝通與協調能力。在公部門擔任八年後離開,創立了事務所,以追求建築永續發展為理念。不過依幾年的經驗,結果並非盡如人意。市場的不確定性高,經濟的萎縮,民間的建設投資減少,使我決定深耕公共工程。經歷過這幾年的積極參與建築公共工程建設,從設計規劃到施工監造,目前我與事務所全體員工繼續以建築公共工程為主要業務並貫徹最新 BIM(Building Info. Model) 設計施工方式,努力經營。

勉勵在校生的話

大學生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之一。多數人可以兼顧課業的壓力,盡情地享受年輕,當然更有人因此確立了未來的方向、找到職場與生涯的目標。也正因為有著無限的可能性,使這段時間成 為許多人生命中重要的轉折點。四年的學子生涯,雖然學歷不等於能力,但學識訓練是未來工作的基礎,即便生活重心不一定完全在課業之上,但仍不能偏廢學習的心,趁這段時間多著墨未來有幫助的東西,為將來的職涯奠定更牢穩的基礎。

人生歷程

1998 年1 月,是我人生的轉捩點,在公部門擔任公職長達八年以後,毅然離開公務體系,投入建築師事務所的業務。從剛開始的私人委託案,到後期的公共工程設計監造業務,希望尋求個人化的專業特色。開創事業是辛苦兼具風險的,起伏的過程每一環節都是學習,創業隨著行業別、規模別甚至創業者個人的專業、人脈、資源及創業動機等變數的牽動,我能深刻體會蘊含其中的滋味與智慧。創業的確需要學習,需要花時間心思學習,學習了解自己的優劣勢。經營事務所的業務,往往需要通用知識與專業知識。核心專業知識是事務所持續成長的重要因素。個人認為經營事務所的核心專業知識就是設計評鑑的眼光及領導統御的經營風格。雖然我同意創作是不能夠被干涉的,一個設計工作者的原創精神不容被左右,但是在整體設計至完工工作上,一個無法滿足需求與規格的設計或無法經由集體分工完成的一貫力道是無法成為一件優秀的具體設計作品的。

未來願景

改善所在環境品質的旺盛企圖心與對現實條件之協調與溝通的態度,是我持續創作的原動力。身為台灣當前中生代建築工作者,面對現實競爭的設計環境,我對自己有更多的期許,懷抱著旺盛企圖,並以新鮮大膽的態度在嘗試真正屬於台灣專屬的專業工作,希望在資訊、科技與地球村及在地化之文化趨勢潮流影響下,能貢獻專業,為在地生活環境盡一份心力。

優秀事蹟

台北雙城會館統包工程
士林21 號公園暨地下停車場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