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 - 新聞系1979畢
我學習,從快中找慢,從科技中發現自然。
學經歷
本名劉資愧,1957 年出生於台中縣烏日鄉九張犁,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1981 年退伍,工作於《台灣日報》副刊。1982 年北上,工作於《中國時報》美洲版副刊。1988 年任職自立報系藝文組主任,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副主任。
小傳
長年從事文學創作、自然觀察、古道探勘、臺灣歷史鑽研和旅行。是詩人、散文家、小說家,也是自然觀察者、臺灣史旅行研究者,關心臺灣歷史的發展,並透過旅行的方式來觀察這片土地,用文字把經驗、心得記錄下來,並成為發人深省的文章。
代表作品
1990 年-完成小說《風鳥皮諾查》( 遠流出版社),獲當年開卷十大最佳好書獎。
1991 年-任《人間副刊》撰述委員。進行另一部有關鯨魚的長篇小說。白天進行自然觀察寫作。
1992 年-完成小說《赫連麼麼─一頭鯨魚溯河的故事》( 遠流出版社),出版自然寫作《自然旅情─鯨魚、獼猴與鳥類的觀察記事》( 晨星出版社)。在家後面的小綠山進行三年低海拔全面的自然觀察。獲吳三連獎。
1995 年-出版《小綠山之歌三部曲》( 時報文化) 以及《台灣舊路踏查記》( 玉山社)。《小》書獲聯合報最佳好書獎。催生關渡自然公園。獲台灣自然保育獎。
1996 年-出版繪本《鯨魚不快樂時》、《不知名的水鳥》和《豆鼠私生活》( 玉山社)。嘗試以台灣自然環境為題材,撰寫《偷窺自然》( 迪茂出版社)。
1997 年-寫台灣常見野鳥的童書《望遠鏡裡的精靈》( 玉山社)。出版奇幻小說《豆鼠三部曲─ 扁豆森林、小島飛行、草原鬼雨》( 時報文化)。
1998 年-五月撰寫童書《望遠鏡裡的精靈》( 玉山社),獲一九九七年聯合報十大最佳童書獎,並獲新聞局第三屆小太陽獎文字創作獎。十月,出版散文集《快樂綠背包》( 晨星出版社)。旅行北台灣各地山巒和古道。
1999 年-《橫越福爾摩沙》改成《福爾摩沙大旅行》( 玉山社),重新校譯、攝影、旅遊出版。獲本土十大好書。
2000 年-書寫自然教育的小書《綠色童年》( 玉山社)。出版旅遊指南,《北台灣自然旅遊指南》( 晨星出版社),獲明日報十大好書。
2001 年-環島旅行,以生態旅遊為主題,撰寫《安靜的游蕩》( 皇冠出版社)。
2002 年-繼續以生態旅遊為主題,出版《迷路一天,在小鎮》( 皇冠出版社)。進行阿里山地區人文歷史和古道調查。
2003 年-出版散文集《新世紀散文家:劉克襄精選集》(九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