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英 - 新聞系1967畢
「盡其在我」 自覺天資不夠聰敏,但做什麼事乃抱持盡其在我,盡我所能的態度去完成,或是上級交待的工作,或自訂的工作或寫作計劃,認真執行,雖不一定做得最好,但使命必達。
目前服務於
1999 年已自聯合報系中國經濟通訊社退休,在家寫作
學經歷
1963 年旗山高中畢業。
1967 年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1966 年開始在英文中國郵報工作,當上廣告主任。
1974 年至1999 年在聯合報系中國經濟通訊社任職,當發行中心經理,直到退休。
小傳
劉菊英,筆名六月,生於新竹新埔,長於高雄旗山,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英文中國郵報廣告主任及聯合報系中經社發行中心經理。1981 年始握筆從事業餘創作。著有《惜情》、《懷念的季節》、《天色漸漸光》、《蕉城相思雨》、《消逝的農村》等散文集十餘種。著作曾獲省新聞處優良作品出版甄選獎、高縣鳳邑文學獎散文類首獎、作品入選懷恩文學獎及兩岸漂母杯徵文優勝獎。2011 年部落格「六月の行吟」入選資策會主辦第四屆部落客百傑「文學創藝類」銀牌獎。2015 年五四文藝節獲得「文學創作獎」中國文藝獎章。文采以平實、諧趣及富人情味見稱。
勉勵在校生的話
選擇讀新聞系,一般來說都是對寫作有興趣,也具有一定水準的寫作能力,畢業後無論是否在新聞媒體本業上工作,都不該中斷寫作,並多閱讀,寫作與閱讀有如「教學相長」,多讀書可增進寫作的能力。只要擁有支筆,即使從職場退下來一樣有事可做,還可以寫到老,絕不會因「無聊」而產生失落感,也因此增進生命的價值。
人生歷程
在職場上,大三暑假我即獲得一份正職,亦即可一面修學分一面工作且領全職薪水,做了六年。第二份工作做了25 年後自請退休,從事自己喜愛的寫作志業。
讀中小學時,作文課常會寫到的一個題目就是「我的志願」,我喜歡畫圖,喜歡唱歌,也喜歡造句(不過直到小學畢業卻沒寫過一篇作文),曾想過將來要當畫家,也想過要當音樂家,倒是沒有想過要當作家。
讀高中時,對寫作的興趣突然濃厚起來。開始只是寫一些校園點滴之類的短稿寄給幾家報紙,被錄用的機率相當高,這使我得到一些鼓勵,便嘗試投一些散文小說之類稍長的稿子,結果直到大學畢業也未有多少斬獲,灰心之餘,也從此罷了當作家的念頭。
雖然不寫了,但閱讀文藝作品的習慣則始終不輟,這或許表示我對文學依然無法忘情。只是其後的十數年間,為了工作及家庭,幾乎沒有動筆寫過什麼。1981 年才又開始寫,廢寢忘食的寫,期間被老編退過不少稿,還好我愈挫愈勇,亦即老編退他的,我投我的,努力爭取發表園地。就這樣寫了三十年,出了十餘本書,2015 年五四文藝節獲中國文藝協會頒給「文學創作獎」文藝獎章,算是給我堅持創作三十年的最大鼓勵。
未來願景
寫作是很自由自在的志業,會視自己的能力及體力狀況隨興創作,未來仍以讀書、寫作、休閒旅行為重。
優秀事蹟
1994 年獲工作單位頒發「特等獎」金牌一面。1998 年以《天色漸漸光》一書獲鳳邑文學獎散文類首獎。2004 年《消逝的農村》一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創作。2015 年五四文藝節獲頒「文學創作獎」文藝獎章。